简章索引:
按学费查找简章:2万元以下课程 | 2-3万元课程 | 3-5万元课程 | 5-7万元课程 | 7-9万元课程 | 9万元以上课程
按类型查找简章:企业总裁培训班 | 工商管理总裁班 | 地产总裁班 | 金融总裁班 | 国学总裁班 | 女性总裁班 | 营销培训班 | 人力培训班 | 财务培训班 | 职业经理人 | 互联网培训班 | 短期培训班 | 艺术品收藏班
按人群查找简章:中层管理人员(总监) - 副总经理 - 总经理 - 董事长 - 个人修养提升 - 互联网专题 - 党建培训班
主页 > 总裁学院 > 管理宝典 > 项目管理的“前生”“未来”与“今世”

项目管理的“前生”“未来”与“今世”

2018-01-12 09:59  来源:http://www.ceo315.org/  阅读:

 
为何要研究这样一种课题?因为在企业进化过程中,项目管理的出现是一座里程碑,标志着传统企业开始转型。项目管理“前生”是产品管理,代表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,“未来”是流程管理,代表非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,“今世”则代表着转型企业的管理方式,只有回首“前生”,展望“未来”,才能理解“今世”,活在“当下”,顺利实现企业转型的使命。
 
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是由“创造”与“需求”相互作用推动,进入工业时代以后,“企业”代表着人类的“创造”,而“客户”代表着人类的“需求”,企业的“创造”与客户的“需求”相互作用,促进社会发展。社会学、经济学、政治学等人文学科都在研究这对平衡关系,管理学自然也不会例外,这是“人”的最基本特征,是所有人文学科研究的领域。项目管理的“前生”“今世”与“未来”生动的阐述这对平衡关系。之所以说项目管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第一次实现“创造”与“需求”接触,企业开始依据客户“需求”进行即时性的“创造”;第一次依据“需求”进行个性化的“创造”,没有任何一个项目完全相同,总会存在差异,两个“第一次”体现出转型企业的“创造”特征。
 
 
回首“前生”
工业社会初期,生产力水平较低,人类对物质“需求”远远超越了现实的“创造”水平,只要有“创造”就能满足“需求”,因此企业诞生,企业本质就是一个“创造”组织。为了满足客户“需求”,企业发动工业机器,从简单的小规模生产一直到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式的大规模生产,企业也从小工厂发展为大集团。这个时期总是“需求”在前,“创造”在后,由于“需求”非常具体,所以“创造”方向明确,企业要做的是尽可能多的生产客户需要的产品,管理活动主要围绕着“产品”展开,因此称之为产品管理,这就是项目管理的“前生”。
 
产品管理是企业对产品规划、开发、生产、营销、销售和支持等环节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,核心是围绕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展开,目标是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,产品价值最大化即企业价值最大化,因而客户“需求”在产品管理中并非处于首要位置,企业对客户“需求”的关怀与理解主要体现在产品功能上。企业战略导向是把产品尽快变现为利润,让自身能够快速发展,不仅产品管理重点在整个生产,整个企业管理重点其实都在生产。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,最佳方式是生产标准化、产品规模化,因此制定出来各种“标准”,甚至还需要“贯标”,“标准”看似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,实则设置了底线,“创造”只要符合标准即满足客户“需求”。
 
显然,所有“标准”都小瞧了“需求”,马斯洛“需求”层次理论说得清清楚楚:缺失需求满足后,“需求”动机停滞,然后向高层次需求转移;生长需求满足后,产生更强烈“需求”动机。可见,人类的“需求”始终具有“不满足”的特点,而“标准”则始终带有滞后性。总会有一天客户不再看重产品的功能,因为标准化的产品代表大众化,而体现不出个性化。个性化“需求”尚不可怕,更可怕的是客户越来越说不清楚自己“需求”什么,此时如何还能制定“标准”?企业在进行“创造”时变得束手无策。
 
怎么办?企业开始与客户进行接触,先把“需求”具体化,然后才能进行“创造”。在“创造”与“需求”接触的瞬间,标准化的“创造”开始向个性化“创造”转变,项目就此诞生,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式的生产方式遂被系统化、集成化的生产方式取代,产品管理时代就此结束,项目管理时代到来。
 
 
 
展望“未来”
结束“前生”,再看“未来”,“今世”的使命会更加清晰,项目管理的“未来”是流程管理。
 
流程管理本质是为客户创造价值,充分满足客户“需求”。所谓“端到端的流程”是指从客户“需求”端出发,到满足客户“需求”端去,围绕着客户“需求”进行的一系列系统化、集成化的管理活动。流程管理始终把客户价值放在第一位,企业价值需要通过客户价值才能得到体现,产品在流程管理中并非处于重要位置。企业战略导向是把“创造”与客户“需求”进行捆绑,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空间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流程管理彻底改变传统企业中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的方式,把所有“创造”环节集成在一起,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,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客户为导向,这是与产品管理最大区别。
 
流程管理不再为客户提供单一的功能性产品,而是一整套个性化的解决方案,产品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产品可以多样化、多元化,最终是为了获得客户满意度。流程管理使企业“创造”与客户“需求”结合在一起,把“创造”的滞后性变为即时性,形成一种长期、稳定的价值关系,两者相互促进,互利共赢,一旦客户“需求”发生变化时,“创造”必须及时更新或创新,否则难以维系这种价值关系。流程管理是一种没有特定提交成果、没有固定时间期限的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。
 
如果流程管理的“创造”的重心没有在客户“需求”上,反而关注提交成果、时间期限、风险变化、团队管理等因素时,就变成项目管理,因此流程管理是项目管理的“未来”。项目管理理念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,当时是为了满足特定的、重要的任务,需要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,能够有效集中各类相关资源,并进行系统化管理。项目管理从军事领域到民用领域没多久,流程管理理论也诞生,把项目的产品属性彻底消除,使项目管理理论得到进一步延伸。
 
 
 
理解“今世”
项目管理“前生”是产品管理,体现“产品导向”,“未来”是流程管理,体现“客户导向”,“今世”就是从“产品导向”转变为“客户导向”的过程,使企业从产品管理迈向流程管理,实现“创造”与“需求”从“接触”到“结合”。
 
项目管理并非一个新事物,很多企业早已实行项目管理,却依然被称为传统企业,这是为何?因为没有发现项目管理的特点,项目分为“产品导向”的项目与“客户导向”的项目,看似都是项目,但此项目非彼项目,由于项目管理理论并未特指以谁为导向,虽然都属于项目管理,但差异甚大。“产品导向”的项目重在交付成果与时间期限,带有明显产品管理特点,项目顺利实施前提在于客户“需求”具体且稳定,项目管理可以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实施,风险主要来自于客户“需求”发生变化,严重时甚至会推倒重来。“客户导向”的项目重在解决方案与客户体验,带有明显流程管理特点,项目顺利实施前提在于企业与客户之间相互配合,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持续的服务,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“创造”能力不足,严重时再也无法获得客户信任。
 
两类项目代表着两个边界,边界之外就是传统企业与非传统企业,边界之内就是转型企业,因而项目管理成为企业转型的一种标志,与项目管理配套的则是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变。虽然很多实施项目制的企业喜欢标榜“客户导向”,实则“产品导向”,例如一些专业技术公司,由于业务特点一直实施项目管理,但项目却散发出强烈的产品“气味”,具有明显的传统企业特征,这些公司同样面临着转型危机,而且更突出。
 
由于项目管理承担着企业转型的重任,“今世”的使命显得尤为重要。
 
 
 
活在“当下”
项目管理“今世”之使命就是尽快实现从“产品导向”到“客户导向”的转变,推动企业转型速度。进入互联网时代,客户“需求”变化越来越频繁,“产品导向”的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大。
 
项目管理如何实现从“产品导向”转变为“客户导向”?这一点可以从组织结构演变过程进行说明。传统企业一般采取职能型组织结构,职能部门通过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完成“创造”活动,而项目管理则需要采取矩阵型组织结构,因为在矩阵型组织结构中出现了系统化、集成化的“创造”方式,这是流程管理的特征,这让矩阵型组织结构显得与众不同,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“创造”方式。依据流程管理的成熟度,矩阵型组织结构又分为弱矩阵、均衡矩阵、强矩阵三种形式,这三种形式恰恰反映了项目管理从“产品导向”向“客户导向”的演变的三个阶段。“产品导向”特征明显时,企业采取弱矩阵形式,流程管理则刚刚萌芽,企业开始建立项目管理机制;“客户导向”特征明显时,企业采取强矩阵形式,产品管理已经褪去,企业即将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;中间阶段则采取均衡矩阵形式,“产品导向”与“客户导向”的两种项目管理形式正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的均衡状态。
 
矩阵型组织结构三种不同形式能够反映企业转型的进度,当强矩阵形成时,企业则开始摆脱“传统”标签,西方一些先进企业已经实现全流程管理模式,这也将是中国企业转型的最终方向。
 
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是一张“网”,只有“链”才能与之对接,业务流程就是市场需要的“链”,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,流程管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,“客户导向”的项目管理将逐渐成为“主流”。项目管理的“今世”完成了从“产品导向”到“客户导向”的转变。作为“创造”组织,企业也从自身价值最大化转变为客户价值最大化,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。
 
一直以来产品管理、项目管理与流程管理分属于不同管理学科,都有着各自系统化的方法论。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,不同学科开始交叉融合,衍生出新的理念或者产生新的释义,这是知识体系的自我更新与完善,也是对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,在社会技术创新的同时,知识理论也在创新,因而需要对传统管理理论再认知,以便塑造新的管理思维。互联网时代正在加速社会变化,越是“碎片化”的社会结构,越需要“集成化”的知识管理,此时不仅企业遇到转型危机,人也如此,只不过是思维模式的转型。

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: 杨少杰:信息化的未来——生态型企业与智能
一个公司有什么样的愿景,就意味着它会有什
八条建议助你成为一名出色的未来领导者
贝佐斯:为什么没有人问,未来10年,什么不
决定企业未来的三大法宝,你知道吗?
年轻一代如何改写商业规则?8条原则、7项对
靠管理者才能运转的企业,没资格谈未来(转
如何成为未来的领导者?北大教授陈春花在MB
2017女性领导力与幸福感论坛:成为未来领导
从高潜人才第一视角看组织的未来领导力储备

相关热词搜索:

项目管理的“前生”“未来”与“今世” 相关课程

RSS地图  |  网站地图  |  报名流程  |  联系我们
版权申明:以上课程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,本站只为以上课程提供页面制作及网络展示平台,而非商业行为!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!
Copyright ©2012 中国企业总裁培训班官方报名中心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京ICP备8885419号.地址:北京市-清华大学西主楼 Tel:86-10-57100393